材料与工具准备
类别 | 名称 | 作用说明 |
---|---|---|
主材料 | 竹条(直径0.5-1cm) | 承重骨架与编织主体 |
辅助材料 | 竹篾(直径0.3cm) | 细节加固与收边 |
工具 | 竹刀、砂纸、麻绳 | 切割、打磨、临时固定 |
环形底部制作步骤
-
基础环成型
- 选取5根竹条,首尾用麻绳绑成圆形(直径约20cm)
- 注意:竹条需提前浸泡软化,弯曲时避免折断
-
放射状骨架固定
- 将竹条均匀分布,每间隔45°插入1根纵向竹条
- 用竹刀在交叉点开槽,使纵向竹条与基础环紧密咬合
-
环形加固技巧
- 单层加固法:沿基础环内侧缠绕竹篾,每圈间隔1cm
- 双层加固法:外层缠绕粗竹篾,内层用细竹篾填补空隙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底部松动:检查竹条开槽深度,确保咬合长度≥1.5cm
- 圆形变形:编织时保持竹条受力均匀,每完成3圈调整一次形状
- 承重不足:在底部增加菱形编织层,增强立体结构
承重测试标准
测试项目 | 合格标准 | 检测方法 |
---|---|---|
最小承重 | ≥5kg(均匀分布) | 放置标准砝码,观察形变 |
结构完整性 | 无竹条断裂或开裂 | 10次提拉测试(高度1m) |
变形率 | 直径变化≤1cm | 热胀冷缩环境模拟实验 |
注:建议使用三年生以上毛竹,竹节间距≥30cm,编织前需去除竹青层并打磨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