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良在烘焙课堂中如何通过步骤分解教会学生制作戚风蛋糕呢?尤其是面对烘焙新手,怎样才能让大家一步步跟上,最终烤出蓬松不塌陷的完美戚风呢?
??课前准备:打好基础不慌乱
小良会提前在PPT上列出清晰的材料清单和工具明细,并强调材料预处理的重要性(比如鸡蛋提前回温、低筋面粉过筛2次)。她常说:“戚风讲究‘温柔’和‘精准’,准备工作做得好,成功率就halfdone啦!”
分类 | 具体内容 | 小良叮嘱 |
---|---|---|
食材 | 鸡蛋5个(冷藏分离更易操作)、低筋面粉85g、玉米油40g、牛奶40g、细砂糖50g(蛋白用)+30g(蛋黄用) | 糖的用量别随意改,蛋白霜稳定是关键~ |
工具 | 电动打蛋器、无水无油打蛋盆2个、硅胶刮刀、8寸活底戚风模具、筛网 | 模具千万不能涂油!否则爬不高哦~ |
?步骤拆解:手把手教你“分层攻克”
1??蛋黄糊制作:细腻顺滑是王道
- 乳化先行:小良会演示将玉米油和牛奶倒入碗中,用手动打蛋器划“之”字搅拌至完全融合,“像这样看不见油星,后续加面粉才不会起疙瘩!”
- 粉类混合:筛入低筋面粉后,用翻拌手法(从2点方向划到8点方向)拌匀,避免画圈起筋。她会让学生观察面糊状态:“提起刮刀呈飘带状落下,不是稀汤也不是疙瘩块~”
- 加入蛋黄:分2次加入蛋黄,每次翻拌至无颗粒,最后得到细腻有光泽的蛋黄糊。
2??蛋白霜打发:打发程度决定成败
- 分3次加糖:小良会把细砂糖分成3等份,第一次打至鱼眼泡时加入,第二次细腻泡沫时加入,第三次出现纹路时加入,“每次加糖都要搅打至融化,蛋白霜才够稳定!”
- 判断干性发泡:打发至提起打蛋器,蛋白霜呈直立小尖角,盆倒扣也不掉落。她会现场对比“湿性发泡”“中性发泡”和“干性发泡”的区别,让学生用手机拍下标准状态。
3??混合面糊:翻拌手法是灵魂
- “28法则”翻拌:取1/3蛋白霜加入蛋黄糊中,用刮刀从底部向上翻拌(像炒菜一样),再倒回剩余蛋白霜中,重复动作至无白色颗粒。“千万不能画圈搅拌!蛋白霜消泡,蛋糕就会塌成饼~”
- 入模震气泡:面糊倒入模具后,双手捧模具在桌面轻震3次,消除大气泡,再用牙签划“Z”字挑出小气泡。
4??烘烤与脱模:细节决定颜值
- 低温烘烤:提前预热烤箱(上下火150℃),放入中层烤50-60分钟。小良会提醒:“每个烤箱脾气不同,最后10分钟可以观察上色,表面金黄即可盖锡纸。”
- 倒扣放凉:出炉后立刻从20cm高度摔模震出热气,然后倒扣在冷却架上,“必须完全凉透才能脱模!不然内部支撑力不足,一脱模就会塌腰~”
- 脱模技巧:用脱模刀沿模具边缘划一圈,底部轻轻一顶即可。小良会笑着说:“听到‘噗’的一声脱模成功,那种成就感谁懂啊!”
??课堂互动:及时纠错+鼓励
小良会巡回指导,重点关注学生的蛋白霜打发和翻拌手法,比如看到有人画圈搅拌,会立刻握住对方的手示范正确动作:“想象面糊里有小气泡宝宝,要温柔地‘捞’起来,不是‘打’它们哦~”对于失败案例(如开裂、塌陷),她会现场分析原因,比如“温度太高表面结壳太快会开裂”“没倒扣导致重力塌陷”,让大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看着学生们捧着自己烤的戚风蛋糕拍照,小良总会说:“烘焙就像人生,按步骤慢慢来,细心对待每个细节,结果一定不会差~”这种把复杂步骤拆解成“可复制”小技巧的方法,让烘焙新手也能轻松上手,爱上戚风的柔软与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