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这个涉案金额达7000多万元的传销团伙,是运用了怎样的隐蔽手段来逃避警方打击呢?
采用复杂的层级结构
该传销团伙构建了极为复杂的层级体系。每一层级之间信息传递单线进行,成员仅知晓自己上下线的部分信息。这种结构如同金字塔一般,底层成员数量众多,但彼此之间缺乏横向联系,高层成员则隐藏在背后,操控全局。即使个别底层成员被警方抓获,也难以获取到高层的关键信息,警方难以对整个团伙进行连根拔起的打击。
频繁更换活动地点
团伙会频繁变换活动场所,他们不会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地方开展传销活动。今天在城市的这一片区进行聚会和宣讲,明天就转移到另一个偏远的区域。这种频繁的转移让警方难以追踪其活动轨迹,增加了调查的难度。而且他们还会选择一些较为隐蔽的场所,如废弃的工厂、偏远的农村住宅等,进一步降低被发现的风险。
利用虚假身份掩护
团伙成员在参与传销活动时,大量使用虚假身份信息。他们通过购买、伪造身份证等方式,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在与外界接触时,使用假身份进行沟通和交易。这使得警方在调查过程中,面对大量虚假线索,难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和背景,延缓了侦破进度。
借助网络虚拟平台
利用互联网虚拟平台开展传销活动也是他们的重要手段。他们在网络上建立多个虚假网站和社交群组,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宣传和招募。这些网络平台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服务器可能位于境外,难以进行监管和追踪。而且他们还会使用加密技术对信息进行保护,防止信息泄露。警方在打击网络传销时,面临着技术和管辖权等多方面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