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玉贵人在历史中曾作为陪葬品或礼器使用,这反映了哪些社会风俗与信仰?

玉贵人在历史中曾作为陪葬品或礼器使用,这反映了哪些社会风俗与信仰?

红豆姐姐的育儿日常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28 17:50:57

问题描述

玉贵人作为古代玉器中的特殊品类,其功能与形制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玉贵人作为古代玉器中的特殊品类,其功能与形制为何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差异?

社会风俗与信仰的多维映射

一、等级制度与身份标识

玉贵人多见于贵族墓葬,其形制与材质直接关联使用者身份。例如商周时期,玉人形器常作为礼器用于祭祀,形体比例与雕工精细度反映使用者在宗法体系中的地位。汉代玉衣中的玉片数量(如金缕玉衣用玉2,498片)更成为帝王将相身份的量化标准。

二、生死观与灵魂信仰

玉器在《周礼》中被列为“六器”之一,古人认为玉能“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具有沟通阴阳的灵性。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玉人佩饰,其跪坐姿态与《山海经》记载的“玉衡”崇拜呼应,暗示通过玉器引导亡魂进入仙界。

三、礼制规范与权力象征

周代“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的制度,使玉贵人成为礼制工具。如战国楚墓出土的玉人佩,其双手合十姿态与《礼记》“祭器”篇记载的“敛尸之玉”仪式吻合,体现礼制对生死仪式的严格规范。

四、工艺技术与社会分工

玉贵人制作需经历选料、切割、钻孔等12道工序,反映出先秦时期手工业的精细化分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人残件,其0.3毫米的阴刻线条证明当时已存在专业玉工阶层,侧面印证社会阶层分化。

五、自然崇拜与宇宙观

玉器形制常模仿人体结构,如汉代玉蝉含于口中象征“蝉蜕重生”,玉人形器的直立造型与《管子》“地员篇”记载的“天圆地方”宇宙模型呼应,体现古人将人体视为“小宇宙”的哲学思想。

功能类型历史时期典型形制考古案例
礼器商周玉人佩河南殷墟M5墓
陪葬品战国玉握猪马王堆一号墓
身饰汉代玉组佩满城中山靖王墓

玉贵人的使用演变,本质上是古代社会权力结构、宗教信仰与技术发展的综合载体。其从礼器到葬具的功能转变,既折射出礼制崩坏与民间信仰的融合,也揭示了玉器从“通神”到“护尸”功能的世俗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