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些区域对无人机高度有如此严格的规定?
一、机场净空保护区
限制类型 | 具体要求 | 违规后果 |
---|---|---|
高度限制 | 禁止飞行(全域禁飞) | 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
监控范围 | 机场跑道两端20公里、两侧10公里 | 强制信号干扰 |
特殊时段 | 航班起降高峰期(无例外) | 立即没收设备 |
二、军事管理区
场景 | 高度限制 | 附加要求 |
---|---|---|
陆地军事基地 | 0米(全域禁飞) | 无例外条款 |
海上军事禁区 | 0米(全域禁飞) | 雷达自动追踪 |
临时演习区域 | 动态调整(需提前报备) | 需军方书面许可 |
三、其他特殊区域
-
政府机构周边
- 高度限制:≤50米(需提前审批)
- 违规案例:2022年某市无人机闯入政府大楼被罚5万元。
-
大型活动场所
- 高度限制:≤120米(需活动方协调)
- 技术要求:需配备RTK高精度定位模块。
四、通用原则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第36条、《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第14条。
- 技术手段:多数区域已部署“电子围栏”,无人机接近禁飞区时会自动返航。
提示:中国对无人机监管持续升级,2023年新增“敏感区域飞行需人脸识别”条款。建议通过“中国民航局无人机云交换系统”查询实时禁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