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借助“家庭树”活动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间的亲属称谓和血脉关系呢?
活动准备
- 资料收集:家长可以先和孩子一起收集家庭成员的照片、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等。例如收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自己的照片,让孩子对参与“家庭树”构建的成员有直观的认识。
- 材料准备:准备一张大的纸张作为“家庭树”的背景,以及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比如用一张大大的硬纸板,让孩子用彩笔绘制树干、树枝等。
活动过程
- 讲解概念:在开始绘制“家庭树”之前,家长向孩子简单介绍亲属称谓,如爷爷、奶奶是爸爸的父母,外公、外婆是妈妈的父母等。可以通过举例,如自己叫爷爷奶奶的称谓,让孩子明白亲属关系的传递。
- 绘制家庭树:以孩子自己为中心,先画出代表自己的图形,然后向上依次画出父母、祖父母等,用线条连接起来表示血脉关系。在每个图形旁边贴上对应的照片,并写上亲属称谓和名字。
- 角色扮演:家长和孩子分别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通过对话来强化孩子对亲属称谓的理解。比如孩子扮演爸爸,家长扮演爷爷,进行简单的交流,“爸爸,您今天过得怎么样?”
活动巩固
- 故事讲述:围绕“家庭树”给孩子讲述家族的故事,如爷爷奶奶相识的过程、爸爸妈妈的恋爱故事等,让孩子在故事中加深对血脉关系的理解。
- 定期回顾:将绘制好的“家庭树”挂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定期和孩子一起回顾,强化记忆。比如每周的家庭聚会时,大家一起看看“家庭树”,聊聊每个家庭成员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