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信息采集的合规性与数据安全?
根据《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及配套数据规范指引,劳务工人信息采集需遵循以下核心要求:
一、基础信息采集
信息类别 | 采集内容 | 合规要求 |
---|---|---|
身份信息 | 身份证号、姓名、照片 | 需与公安系统核验,禁止采集生物特征 |
劳动合同 | 签订日期、岗位、合同期限 | 电子合同需经实名认证 |
考勤记录 | 进出场时间、工时 | 实时同步至平台,支持GPS定位校验 |
工资发放 | 银行账户、发放金额、发放周期 | 与银行流水数据匹配,禁止现金支付 |
二、数据安全与管理
-
权限分级:
- 企业管理员可查看全部数据,工人仅能查询个人记录。
- 第三方接口需通过加密传输,禁止数据外泄。
-
动态更新:
- 工人离职或岗位变更需在3个工作日内更新状态。
- 平台数据需与住建部门监管系统实时对接。
三、特殊场景要求
- 跨省务工:需同步上传健康证、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 未成年保护:严禁采集未满16周岁人员信息。
四、法律责任
- 未按规范采集数据的企业,可能面临信用扣分、项目停工等处罚。
- 数据泄露需承担民事赔偿及刑事责任(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
通过以上规范,两制平台实现了劳务用工的全流程监管,保障工人权益的同时,强化了建筑行业风险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