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杨妍作为基层普法工作者,如何结合法律知识解决村民实际纠纷问题?

杨妍作为基层普法工作者,如何结合法律知识解决村民实际纠纷问题?

蜜桃mama带娃笔记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28 15:40:48

问题描述

如何在保障村民权益的同时避免激化矛盾?杨妍的实践路径方法论具体措施法律依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如何在保障村民权益的同时避免激化矛盾?

杨妍的实践路径

方法论具体措施法律依据
普法前置化定期开展“法律夜校”,用方言解读《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七条
调解专业化建立“三步调解法”:倾听诉求→法律解释→协商替代方案,避免简单化裁决《人民调解法》第二十一条
资源联动化联合司法所、村委会、乡贤成立“纠纷调解小组”,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案例本土化收集本村典型纠纷案例(如土地承包、婚姻继承),改编成普法短剧《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

典型案例解析

  1. 土地边界纠纷

    • 村民诉求:张某与李某因宅基地扩建产生争执,双方持不同版本的集体土地使用证。
    • 杨妍行动:调取原始地籍档案,对照《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组织双方到现场按坐标重新测绘。
    • 结果:争议土地划归公共绿化带,双方签署和解协议。
  2. 婚姻财产争议

    • 村民诉求:王某离婚后要求分割丈夫婚前购置的商铺,但未登记为共有人。
    • 杨妍行动:援引《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解释婚前财产归属规则,建议通过调解争取补偿款。
    • 结果:丈夫支付10万元补偿金,避免诉讼激化矛盾。

关键能力构建

  • 法律工具箱:掌握“中国法律服务网”智能咨询系统,实时查询最新司法解释
  • 沟通技巧:采用“情绪疏导→事实梳理→法律指引”三段式对话,降低村民抵触心理
  • 风险预警:建立“纠纷苗头登记簿”,对家庭暴力、群体性事件等高危情形提前介入

通过将抽象法条转化为可操作的调解策略,杨妍实现了从“被动灭火”到“主动防火”的转变。其核心在于: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解释法律,用法律认可的方式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