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卫衣执行标准(如甲醛含量、色牢度)上究竟存在哪些差异呢?
甲醛含量标准差异
- 中国: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婴幼儿卫衣产品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mg/kg,直接接触皮肤的卫衣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mg/kg,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卫衣甲醛含量不得超过300mg/kg。这是基于保护消费者尤其是婴幼儿健康制定的严格标准。
- 欧盟:欧盟生态标签标准对纺织品甲醛含量要求更为严格,对于所有类型的卫衣产品,甲醛含量不得超过30mg/kg。欧盟注重从环保和人体健康的全方位角度出发,其标准的制定反映了其在环境保护和消费者健康保障方面的高要求。
- 美国:美国联邦法规中对于卫衣等纺织品甲醛含量并没有统一的明确限量标准,但部分州可能有自己的规定,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对某些纺织品的甲醛含量有一定限制,不过整体标准在普遍性和严格程度上与中国和欧盟有所不同。
色牢度标准差异
- 中国:中国标准GB/T3921-2008规定了纺织品在耐洗、耐摩擦、耐汗渍等多种情况下的色牢度测试方法和评级标准。对于卫衣,不同类型的色牢度要求一般在3-4级以上。例如,耐洗色牢度中变色和沾色的评级,一般要求达到3级以上,以保证卫衣在日常洗涤过程中颜色的稳定性。
- 日本:日本标准JISL0844规定的色牢度测试方法和中国类似,但在评级标准上有所差异。日本对于卫衣等纺织品的色牢度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在耐光色牢度方面,一般要求达到4-5级,这是因为日本的气候和阳光照射情况,使得对纺织品耐光性有更高的要求。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有广泛影响。其色牢度测试方法与中国和其他国家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在具体的评级判定和指标要求上,可能会因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而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出口到不同地区的卫衣产品,按照ISO标准进行检测时,可能会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对色牢度提出不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