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鹅产业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产业背景
武冈铜鹅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肉质细嫩、耐粗饲,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近年来,当地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铜鹅养殖打造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2023年产值突破2.8亿元,带动超5000农户增收。
推动乡村振兴路径
-
产业规模化
- 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23个,年出栏量达120万羽
- 推广“林下散养+生态循环”模式,降低饲料成本30%
-
品牌价值提升
措施 成效 注册“武冈铜鹅”商标 进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目录 开发鹅肝酱、鹅绒被 产品溢价率提高45% -
三产融合示范
- 建设铜鹅文化体验馆,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
- 开发鹅肉预制菜生产线,出口东南亚市场
“一村一品”实施亮点
- 技术赋能:与湖南农大合作建立鹅病防治中心,成活率提升至92%
- 利益联结:推行“保底收购+利润分红”机制,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
- 文化赋能:将铜鹅元素融入村容改造,打造“鹅文化主题民宿”集群
社会效益
通过产业带动,当地实现:
- 贫困村覆盖率100%
- 妇女就业占比达65%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达标率98%
(注:数据来源于武冈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报告,实际数据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