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至55℃的极端温差下,比亚迪DM5.0如何平衡热能分配与能耗控制?
一、架构设计核心逻辑
比亚迪DM5.0的全温域热管理架构通过多源热泵系统、电池直冷直热技术及智能能量回收模块,构建了“热能循环-存储-分配”的闭环体系。其核心在于将发动机余热、电机废热、电池温控余热等多源热能整合,通过电子膨胀阀与电子水泵的精准调控,实现热能利用率最大化。
技术模块 | 功能描述 | 极端环境适应性 |
---|---|---|
多源热泵系统 | 整合发动机/电机/电池余热 | -30℃至55℃无衰减运行 |
电池直冷直热 | 直接利用热泵调节电池温度 | 低温充电效率提升40% |
智能能量回收 | 制动能量转化为热能存储 | 高温环境能耗降低15% |
二、极端环境下的能耗优化策略
-
低温场景(-30℃以下)
- 启用热泵系统优先利用电机余热为电池预热,减少PTC加热器能耗。
- 通过电池包内部的相变材料(PCM)存储热能,维持电池活性温度区间。
-
高温场景(55℃以上)
- 开启双循环冷却模式:外循环散热电机,内循环通过电子水泵强制冷却电池。
- 智能分配空调冷媒流向,优先保障电池与电控系统温度。
-
混合工况(-10℃至30℃)
- 动态调节热泵与PTC加热器的功率比例,避免单一热源过度耗能。
- 利用制动能量回收的热能补充空调系统,减少压缩机负荷。
三、实测数据对比
比亚迪DM5.0在-30℃环境下,电池加热至25℃仅需12分钟,较传统方案节能28%;在55℃高温下,空调能耗降低19%,电机效率提升7%。其热管理架构通过NEDC工况测试,综合能耗较DM4.0降低12%。
四、用户感知价值
该技术直接体现为:
- 冬季续航衰减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
- 高温充电时间缩短20%;
- 长期极端环境下电池寿命延长10%-15%。
(注:数据来源于比亚迪2023年技术白皮书及第三方机构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