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raparib作为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治疗中究竟有着怎样具体的作用机制呢?
抑制PARP酶活性
PARP酶(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DNA单链断裂时,PARP酶会被激活,招募相关的修复蛋白到损伤位点进行修复。Niraparib能够与PARP酶的催化结构域结合,阻止其发挥正常的催化功能,使DNA单链损伤无法及时修复。例如,在卵巢癌细胞中,正常情况下PARP酶可以迅速对一些轻微的DNA损伤进行修复,维持细胞的存活和增殖。但Niraparib的存在抑制了这一过程,导致DNA单链损伤不断积累。
合成致死效应
卵巢癌细胞中,部分细胞存在BRCA1/2基因缺陷。BRCA1/2基因参与DNA双链断裂的同源重组修复过程。当PARP酶被Niraparib抑制后,DNA单链损伤不能修复,会进一步发展为DNA双链断裂。而具有BRCA1/2基因缺陷的卵巢癌细胞,其同源重组修复功能本身就存在障碍,无法有效修复DNA双链断裂。这种情况下,细胞的两种主要DNA修复途径都被阻断,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这就是合成致死效应。
阻滞细胞周期
Niraparib还可以影响卵巢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对于细胞的增殖至关重要。当Niraparib作用于卵巢癌细胞时,由于DNA损伤无法修复,细胞会启动细胞周期检查点机制。这会使细胞阻滞在G2/M期,阻止细胞进入有丝分裂阶段,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比如,原本可以不断分裂增殖的卵巢癌细胞,在Niraparib的作用下,停留在G2/M期,无法继续完成细胞周期,进而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DNA损伤的持续积累和细胞周期的阻滞,会触发卵巢癌细胞内的凋亡信号通路。Niraparib促使细胞内的促凋亡蛋白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表达减少,打破了细胞内凋亡和存活信号的平衡,最终诱导卵巢癌细胞发生凋亡。像在一些实验研究中可以观察到,经过Niraparib处理的卵巢癌细胞,其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改变,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如细胞皱缩、染色质凝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