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形位公差控制装配精度?
一、基准选择与关联性
同轴度标注需明确基准轴线,通常以装配后需对齐的轴颈或孔为基准。例如,若轴需与齿轮配合,应以齿轮安装轴颈为基准轴线。
基准类型 | 适用场景 | 标注示例 |
---|---|---|
轴颈 | 直接装配面 | φ50H7(基准轴线) |
装配孔 | 间接定位面 | φ30P6(基准孔) |
二、公差值与装配间隙匹配
公差值需根据装配间隙或过盈量确定。例如:
- 间隙配合:公差值可取间隙值的1/3~1/2;
- 过盈配合:公差值需小于最小过盈量的绝对值。
三、标注位置与符号规范
- 标注位置:同轴度符号应标注在被测轴颈或键槽处,指引线指向基准轴线;
- 符号格式:使用符号“○”并标注公差值(如“○0.02”)。
四、配合关系与互换性
- 基孔制/基轴制:根据配合制选择公差带,确保批量生产时装配一致性;
- 公差叠加控制:避免因同轴度公差与其他形位公差叠加导致装配干涉。
五、检测方法与工艺可行性
标注需结合检测手段,例如:
- 三坐标测量机:适用于高精度轴类零件;
- 百分表法:快速检测轴颈跳动量。
注意事项:
- 避免基准链过长,减少累积误差;
- 对于长轴,需分段标注同轴度以控制全长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