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资产流失问题引发多方关注,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推出多项针对性治理措施以遏制流失。
- 强化资产监管体系
- 建立全国工业资产动态监测平台,实时追踪资产流向。
- 推行“一企一档”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定期上报资产使用情况。
- 完善法律与制度保障
- 修订《国有资产管理法》,明确流失责任界定及处罚标准。
- 出台《工业资产流失追缴办法》,规范跨区域资产追回流程。
- 技术手段辅助清查
- 应用区块链技术对高价值设备进行溯源存证。
- 利用大数据比对企业申报数据与税务、能耗等关联信息,筛查异常。
措施分类 | 具体行动案例 | 实施效果 |
---|---|---|
跨部门协作 | 成立工信、审计、公安联合工作组 | 2023年追回流失资产超120亿元 |
企业责任落实 | 强制要求国企设立资产保全专员岗位 | 资产报备完整率提升至98% |
社会监督机制 | 开通匿名举报平台并落实奖励政策 | 年度受理有效线索同比增加67% |
- 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 对恶意转移、侵占资产的企业列入失信名单,限制融资与招标资格。
- 近两年公开通报37起典型案件,形成有效震慑。
- 优化资产配置效率
- 推动闲置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促进区域间工业资源再分配。
- 对低效产能实行“强制升级或退出”机制,减少隐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