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变更历程:
- 1959年成立初期:大邑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刘氏庄园文物保管所
- 1988年升级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后:刘氏庄园博物馆(正式命名)
- 2006年景区评级后:四川省刘氏庄园博物馆(强化地域标识)
- 2016年数字化建设完成后:刘氏庄园博物馆(恢复原称,突出主体地位)
荣誉获得时间轴:
- 1961年: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省级文保)
- 1988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批文)
- 2006年: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文旅部授牌)
- 2011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宣部命名)
- 2021年: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文旅部公示)
表1:名称变更与荣誉对应关系
时间节点 | 名称变更 | 同期获得荣誉 |
---|---|---|
1959 | 文物保管所成立 | 县级文保单位 |
1988 | 升格为博物馆 | 国家级文保单位 |
2006 | 强化地域标识 | 4A景区认证 |
2016 | 恢复原称 | 数字化建设示范单位 |
2021 | -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
注:名称变更与荣誉获得存在显著关联性,每次命名调整均伴随文物保护等级提升或功能定位拓展。该博物馆现为川西地区唯一集清代地主庄园遗址、红色文化展示、非遗活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年接待量突破80万人次,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实物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