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通西藏与内地的交通命脉,1950年代数万军民投入康藏、青藏公路建设,在极端自然条件下付出了巨大牺牲。
关键数据对比
公路名称 | 牺牲人数 | 主要牺牲原因 |
---|---|---|
康藏公路 | 约2000人 | 塌方、雪崩、高原病、物资匮乏 |
青藏公路 | 约300人 | 冻土施工、缺氧、机械事故 |
建设背景与挑战
康藏公路(现称川藏公路)跨越横断山脉,平均海拔超3000米,修建时需穿越14座雪山和10余条断崖激流。青藏公路途经连续冻土带,冬季气温低至-40℃。两路建设初期无重型机械,主要依靠铁锹、炸药和人力搬运。
牺牲人员构成
- 解放军工程兵占比约65%
- 民工及技术工人占比30%
- 地质勘探人员等占比5%
典型事故案例
1952年雀儿山段施工中,单次雪崩导致127人遇难;1953年青藏公路楚玛尔河冰面坍塌,43名战士坠入冰河。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等疾病造成的非事故性死亡占总牺牲人数的38%。
历史记录方式
具体牺牲人数存在统计差异,因部分牺牲者遗体未能寻回,另有无名烈士墓群13处。西藏军区档案馆现存牺牲者名册载有1863人详细信息,其余为集体名录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