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甩筋长度与搭接规范匹配?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段划分直接影响钢筋连接方式。GTJ软件通过参数化设置实现甩筋自动计算,但不同规范(如16G101-1)对搭接长度的要求存在差异。以下是核心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施工段划分与参数设置
-
划分施工段
- 在楼层平面图中,通过「施工段管理」功能划分独立区域。
- 每个施工段需单独命名,避免跨区域钢筋混淆。
-
设置甩筋参数
- 进入「钢筋设置」→「甩筋设置」,勾选「按施工段甩筋」。
- 输入预留长度(通常为搭接长度的1.2倍),软件自动生成甩筋标注。
二、钢筋信息调整与搭接规范
规范要求 | 搭接长度(mm) | 适用钢筋类型 |
---|---|---|
一级抗震 | 35d | HRB335 |
二级抗震 | 40d | HRB400 |
三级抗震 | 45d | HRB500 |
操作步骤:
- 在「计算设置」中选择对应抗震等级。
- 检查钢筋信息表,确保「搭接类型」与规范匹配。
三、特殊区域处理
-
交接处钢筋
- 施工段交界处需手动调整甩筋方向,避免重叠。
- 使用「钢筋连接」功能设置机械连接或焊接节点。
-
悬挑构件
- 悬挑梁/板的甩筋需单独设置,预留长度应≥1.5La(锚固长度)。
四、生成计算式与校核
-
软件自动生成甩筋计算式,需人工核对以下内容:
- 钢筋直径与强度等级是否一致。
- 施工段划分是否覆盖所有构件。
-
导出计算书时,勾选「甩筋专项说明」,便于施工交底。
提示:若软件未自动识别施工段,需在「工程信息」中检查楼层与构件关联性。建议定期备份工程文件,避免参数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