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在借鉴以往经验基础上积极创新,代表构成和选举机制方面展现出诸多新亮点,这些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党内民主和代表的广泛性。以下从代表构成和选举机制两方面进行分析。
代表构成创新
- 基层一线代表增多:与十七大相比,十八大提高了基层一线代表比例。工人党员代表由十七大时的51名增加到169名,占比从3%提升至7.4%;农民党员代表由27名增加到56名,占比有所提高。这样的构成变化使代表更能反映基层党员和群众的心声与诉求。
- 女党员和少数民族党员代表增加:十八大女党员代表521名,占比23%,比十七大时提高2.9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党员代表249名,占比11%,涵盖了全国55个少数民族。这体现了党在代表构成上更加注重性别平等和民族多样性。
选举机制创新
- 扩大党内民主:十八大代表选举在推荐提名环节,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推荐提名方式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率进一步提高。据统计,基层党组织参与率达到99%,党员参与率达到98%。
- 加强纪律监督:选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对代表选举工作的全程监督,严肃组织纪律。通过签订承诺书、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确保选举风清气正,保障了选举工作的公平公正。
通过这些创新,十八大代表更具代表性和广泛性,选举机制更加民主、规范、透明,为党的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