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二期蓄水水位设定为156米,这一决策对库区地理环境带来了多维度影响,涉及地质、生态及社会层面。
二期蓄水水位目标
蓄水阶段 | 水位目标(米) |
---|---|
第二期 | 156 |
库区地理环境直接影响
影响类型 | 具体表现 |
---|---|
地表淹没 | 新增淹没面积约550平方公里,涉及重庆、湖北的13个区县,包括农田、村镇及历史遗迹 |
地质灾害 | 库岸稳定性下降,诱发滑坡、崩塌等风险区域增加至4,500处,如巫山新县城周边山体位移 |
水文变化 | 支流流速减缓,水体自净能力减弱,部分河段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
生态迁移 | 陆生植物群落向高海拔迁移,部分特有鱼类(如胭脂鱼)产卵场被淹没 |
人类活动 | 需搬迁人口约30万,重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超800公里,部分港口功能需重新规划 |
数据说明:水位目标依据《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阶段性验收报告》,环境影响数据参考长江水利委员会监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