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大字报事件通常指的是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贴出的针对北大党委和北京市委的大字报。在这一事件中,周恩来和林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周恩来:稳定局势的协调者
- 周恩来处在十分困难的境地,他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了各种努力,尽量减少“文革”所造成的损失。面对红卫兵运动的狂热,周恩来多次强调要文斗不要武斗,保护了一大批领导干部和民主人士。例如,在大字报事件引发的混乱中,周恩来努力维护党和国家的正常运转,协调各方关系,尽量避免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他对许多受冲击的干部进行保护,通过各种方式减少“文革”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破坏。
林彪:推波助澜的煽动者
- 林彪在“文革”开始后,与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大字报事件,林彪持积极支持和煽动的态度。他利用“文革”的混乱局面,鼓吹个人崇拜,煽动极“左”思潮,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他在各种场合发表讲话,为“文革”的错误方向推波助澜,使“文革”的错误不断升级,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进一步扩大。
总之,在大字报事件以及后续的“文革”进程中,周恩来尽力维护稳定和保护干部,而林彪则是利用混乱来谋取私利,两人的角色和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