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乔榛在担任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期间有哪些突出贡献?

乔榛在担任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期间有哪些突出贡献?

葱花拌饭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27 17:20:05

问题描述

乔榛在任期间如何推动中国译制片艺术与国际接轨?乔榛于1980年代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乔榛在任期间如何推动中国译制片艺术与国际接轨?

乔榛于1980年代担任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期间,通过系统性改革与创新,将中国译制片推向艺术与技术的新高度。其贡献可归纳为以下五方面:

一、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 建立梯队培养机制:推行“老中青”三代配音演员协作模式,如指导童自荣、刘广宁等青年演员,形成“传帮带”传统。
  • 专业课程体系化:首次在厂内开设台词、表演、语言学等系统课程,提升配音演员综合素养。

二、译制片质量革新

  • 艺术化配音理念:提出“声音即角色”原则,要求配音需贴合角色性格与影片风格,如《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配音设计。
  • 技术标准化:引入多轨录音技术,实现音效、对白、配乐分层处理,提升作品完成度。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

  • 跨国合拍项目:促成《佐罗》《苔丝》等经典影片的中法、中美合拍,推动中国译制片进入国际市场。
  • 引进前沿技术:与日本合作引入电子配音合成技术,缩短后期制作周期。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

  • 本土化改编策略:在保留原片艺术性的同时,加入符合中国观众审美的台词润色,如《魂断蓝桥》中对白的本土化调整。
  • 保护方言配音:支持粤语、沪语等方言译制片制作,如《大闹天宫》粤语版成为香港观众经典记忆。

五、行业规范与制度建设

  • 制定行业标准:主导编写《电影译制技术规范》,明确配音、剪辑、混音等环节操作流程。
  • 版权保护意识:推动建立译制片版权登记制度,维护创作者权益。
贡献领域具体措施代表成果/影响
人才培养建立“师徒制”+课程培训培养出李梓、丁建华等配音名家
技术革新引入多轨录音与电子合成技术《巴黎圣母院》获金鸡奖最佳译制片
国际合作中法合拍《佐罗》推动中国译制片进入欧洲市场
文化创新方言版译制片开发粤语版《大闹天宫》香港票房破纪录

乔榛的改革不仅提升了上海译制厂的行业地位,更使中国译制片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其“艺术性与技术性并重”的理念至今仍影响着影视配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