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改革草案出台后,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提出了多方面具体要求,关乎医院的运营、服务等多个维度。
- 强化基本医疗服务供给
- 公立医院需确保为民众提供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重点保障常见疾病、多发病的诊疗需求。要合理控制医疗服务价格,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例如,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取消药品加成,让更多患者能够看得起病。
- 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引导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
-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格规范诊疗行为,遵循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减少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问题。
-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 履行公共卫生职责
- 公立医院要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承担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任务。建立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协同机制,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和防控工作。
-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民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 促进医疗资源公平分配
- 合理规划医院的科室设置和资源配置,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在少数科室或部门。优先保障基层和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需求,通过远程医疗、对口支援等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 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医疗服务保障,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公平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