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同出版物对间隔号的选择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影响译名规范性?
对比维度 | 下脚点(.) | 中圆点(·) |
---|---|---|
国家标准 | 《标点符号用法》未明确禁止 | 《标点符号用法》推荐使用 |
视觉效果 | 与英文句点易混淆 | 符合中文排版传统 |
应用场景 | 科技文献、国际会议报告 | 新闻出版、文学作品 |
输入便捷性 | 普通键盘可直接输入 | 需特殊符号输入法或Unicode编码 |
国际接轨 | 英文文献常用 | 中文出版物传统符号 |
具体使用建议
- 学术论文:优先采用中圆点(·),符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要求。
- 新闻报道:参考新华社译名室标准,如"J·K·罗琳"格式。
- 网络平台:若系统不支持中圆点,可用下脚点(.)替代,但需保持全文统一。
争议焦点
- 历史沿革:民国时期多用中圆点,改革开放后受英文排版影响,下脚点使用率上升。
- 技术限制:早期中文系统中圆点显示异常,导致部分领域形成使用习惯。
法律合规性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出版物需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建议优先采用中圆点,特殊场景下需在文中标注符号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