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核心争议在于凶手背景与犯罪动机的潜在联系,目前尚无官方定论,需结合多方信息分析。
凶手身份与已知信息
根据荷兰警方公开资料,凶手为32岁男性,曾就读于涉事学校,后因精神问题退学。其职业背景及社会关系如下表所示:
类别 | 信息描述 |
---|---|
年龄/性别 | 32岁/男性 |
教育经历 | 涉事学校肄业(2015-2018年) |
精神病史 | 2020年确诊偏执型人格障碍 |
社会行为 | 独居、无稳定工作、社区投诉记录 |
作案动机的推测与争议
目前动机分析存在两类主流观点:
- 个人报复论
- 证据:凶手曾因学术表现不佳被学校劝退,案发前一个月多次在社交媒体发布针对校方的威胁言论。
- 矛盾点:无直接证据表明其与特定师生存在私人恩怨。
- 精神疾病驱动论
- 证据:医疗记录显示其长期存在妄想症状,曾声称“被学校监控系统跟踪”。
- 矛盾点:案发前两周的精神评估报告认为其“暂无暴力倾向”。
身份与动机的关联性分析
从现有信息看,两类动机均与凶手身份特征部分关联,但无法完全解释作案时机与目标选择:
- 教育背景可能触发报复心理,但受害者包含无关人员;
- 精神疾病或导致行为失控,但预谋痕迹(如武器准备)表明存在计划性。
荷兰检方已排除恐怖主义或种族仇恨因素,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