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儿歌如何激发幼儿对口腔健康的认知?能否通过肢体动作强化记忆点?
游戏设计框架表
环节 | 内容设计 | 互动形式 |
---|---|---|
热身环节 | 播放儿歌前奏,带领幼儿模仿牛牛咀嚼草料的动作(双手做咀嚼状) | 集体跟做+教师示范 |
主游戏 | 1.刷牙接力赛:分组传递"牙刷"道具,按歌词节奏完成刷牙动作 2.牙齿保卫战:用布偶扮演"蛀牙怪",幼儿用乐器模拟刷牙声驱赶 | 分组竞赛+角色扮演 |
延伸活动 | 用牙模道具进行情景剧表演,复述歌词中的护牙知识 | 小组合作+道具操作 |
核心设计逻辑
-
多感官联动
- 听觉:分段播放儿歌,重点强化"刷刷刷"等拟声词
- 视觉:设计牙齿健康主题的PPT动画同步展示
- 触觉:提供软毛牙刷让幼儿实际操作
-
教育目标渗透
- 健康领域:认识牙齿结构(乳牙/恒牙)
- 社会领域:通过小组任务培养协作能力
- 艺术领域:改编歌词创作新动作
-
差异化设计
- 小班:侧重节奏模仿(踏脚/拍手)
- 中班:增加道具使用(牙刷/镜子)
- 大班:融入情景剧台词创作
实施注意事项
- 安全规范:使用软质道具,避免奔跑动作
- 文化适配:结合二十四节气设计"牛牛啃青草"等季节主题
- 效果评估:通过绘画日记记录游戏感受,观察刷牙习惯变化
(注:实际实施需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调整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