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迹与授勋依据
行为类型 | 具体表现 | 战场影响 |
---|---|---|
敌后突袭 | 率小队深入日军阵地摧毁弹药库,切断补给线 | 削弱敌方持续作战能力 |
救援行动 | 冒密集火力救出12名受伤士兵,并组织撤离路线 | 保障部队有生力量 |
指挥决策 | 在通讯中断时果断调整战术,成功突围 | 避免全军覆没危机 |
防御作战 | 坚守高地48小时,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 为后续反攻保留战略资源 |
行为细节分析
- 个人牺牲精神:在敌方火力覆盖区域多次往返,身体多处负伤仍坚持作战;
- 战术创新性:利用地形优势布置疑兵,误导日军判断进攻方向;
- 领导力强度:通过激励士气与精准指令,将伤亡率降低至友军部队的1/3;
- 战略价值:其夺取的交通枢纽使盟军提前15天完成战役部署。
历史档案佐证
- 时任指挥官报告明确记载其“单日击退7次冲锋”
- 授勋委员会认定其行动“直接改变巴丹半岛对峙态势”
- 幸存士兵证词描述其“在爆炸中用身体掩护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