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喔喔叫”这个简单的象声词,其实藏着让儿童故事画面“活”起来的小秘密呢!怎么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魔力,让小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呢?
??把“喔喔叫”安在具体角色身上,让形象更鲜明
不要只是干巴巴地写“鸡在叫”,要告诉小朋友是谁在叫,这只鸡是什么样的。 比如:
角色设定 | “喔喔叫”的融入方式 | 画面联想 |
---|---|---|
一只威风凛凛的大红公鸡 | “清晨,太阳公公刚探出半个脑袋,院子里那只顶着火红鸡冠、脖子油亮的大红公鸡就‘喔喔喔——’地放声高歌,好像在宣布新的一天开始啦!” | 小读者眼前会浮现出一只漂亮、神气的大公鸡,在阳光下打鸣的生动样子。 |
一只淘气的小鸡宝宝 | “小鸡宝宝跟着妈妈在草地上找虫子,突然它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挺起小胸脯,大声‘喔喔……’叫了两声,只是声音细细的,像蚊子哼哼,逗得鸡妈妈直笑。” | 画面立刻变得可爱起来,一只努力模仿却奶声奶气的小鸡形象跃然纸上。 |
??用“喔喔叫”引出场景变化,让故事有动态感
“喔喔叫”常常和清晨、新的开始联系在一起,可以用它来推动情节,让场景自然转换。 想象一下:“天黑黑的,小动物们都还在甜甜的梦里。‘喔喔喔——’一声响亮的鸡叫划破了夜空,月亮姐姐打着哈欠下班了,太阳公公慢慢爬上了山头,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森林,小动物们揉揉眼睛,新的一天开始啦!”这样,从黑夜到白天的变化,因为“喔喔叫”的出现,就像放动画片一样清晰。
??给“喔喔叫”加上情绪和动作,让故事更有趣
鸡为什么“喔喔叫”?是开心、是着急、还是在打招呼?加上这些,故事就更有戏剧性了。 比如:“小鸭子迷路了,坐在池塘边呜呜地哭。这时,一只大公鸡路过,它看到小鸭子伤心的样子,关切地‘喔喔喔?’(这一声像在问‘小鸭子,你怎么了呀?’)然后它‘喔喔喔!’(好像在说‘别哭别哭,我来帮你找妈妈!’)大公鸡挺起胸膛,带着小鸭子‘喔喔喔’地叫着在村子里寻找。”这样一来,“喔喔叫”就不仅仅是叫声,还成了公鸡表达情感、交流想法的方式,小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心情和故事的发展。
通过这些方法,“喔喔叫”不再仅仅是一个声音符号,它能帮助小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生动的画面,让儿童故事读起来更有趣,也更容易被阅读者理解和记住,仿佛自己就置身于那个充满生机的故事世界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