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可燃冰的能量密度为何被称为“煤的10倍”?其燃烧后的环保优势有哪些?

可燃冰的能量密度为何被称为“煤的10倍”?其燃烧后的环保优势有哪些?

蜂蜜柚子茶

问题更新日期:2025-09-09 23:42:30

问题描述

一种固态天然气水合物,因其甲烷含量高、燃烧效率强,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潜力选项,同时具备显著的减排特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一种固态天然气水合物,因其甲烷含量高、燃烧效率强,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潜力选项,同时具备显著的减排特性。

能量密度对比:可燃冰与煤

指标可燃冰
能量密度约164立方米甲烷/立方米约24兆焦耳/千克
热值比较甲烷热值为55.5MJ/kg平均热值为24MJ/kg
单位释放能量1立方米≈180千克标准煤1千克≈0.7千克标准煤

原因解析

  1. 甲烷富集特性:可燃冰由甲烷分子包裹于水分子晶格中,每立方米可燃冰含164立方米甲烷气体,远超煤的碳氢化合物密度。
  2. 高效燃烧:甲烷燃烧热值(55.5MJ/kg)是煤(24MJ/kg)的2.3倍,结合富集比例后,整体能量密度提升至煤的10倍。

环保优势分析

燃烧产物对比

排放物可燃冰燃烧煤燃烧
二氧化碳产生(量低于煤)大量产生
硫氧化物高(含硫杂质)
氮氧化物微量高(高温燃烧生成)
颗粒物几乎无粉尘、灰渣

具体优势

  1. 低碳排放:甲烷含碳量低于煤,单位能量释放的二氧化碳减少40%-60%。
  2. 无硫污染:可燃冰成分纯净,燃烧不释放硫氧化物(SOx),避免酸雨形成。
  3. 低颗粒物:燃烧反应充分,无烟尘残留,减少空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风险。

应用与挑战

尽管可燃冰储量大(全球储量可供人类使用千年以上),但开采技术尚需突破,需解决海底稳定性、甲烷泄漏风险等问题。

相关文章更多

    法国NAWA Technologies研发的碳纳米管电极技术如何突破传统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快充限制? [ 2025-08-03 19:10:33]
    我将先介绍该技术突破传统锂电池限制的关键所在,再从碳纳米管电

    可燃冰的微生物成因气特点及其对资源评价的影响是什么? [ 2025-07-29 13:10:09]
    微生物成因气是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的重要气源之一,其形成机制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目前全球在可燃冰开采技术上存在哪些主要挑战? [ 2025-07-29 12:18:35]
    可燃冰作为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其开采面临技术瓶颈、

    南海可燃冰的发现是否会影响全球能源市场的格局? [ 2025-07-28 02:15:45]
    中国南海探明的巨量可燃冰资源,因其高能量密度与低碳排放特性,或推动全球能源供应

    lg电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表现如何? [ 2025-07-27 23:54:20]
    其技术优势与市场竞争力是否匹配当前行业需求?能量密度表现L

    南海发现的可燃冰储量194亿立方米具体位于哪个海域? [ 2025-07-27 23:08:06]
    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试采成功,该区域为可燃冰资源核心分布区之一。

    南海可燃冰的勘探为何被称为“不亚于海上大庆”? [ 2025-07-27 20:10:48]
    南海可燃冰的勘探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重大进展,其资源潜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可燃冰勘探技术上有哪些独特性? [ 2025-07-27 14:13:14]
    中国在可燃冰勘探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与

    可燃冰开采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哪些潜在风险? [ 2025-06-28 16:06:27]
    可燃冰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其开采引发了人们对海洋生态环境潜

    我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如何推进南海可燃冰的全面普查? [ 2025-06-25 03:45:40]
    南海可燃冰作为一种潜在的高效能源,其全面普查对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未来几年我国将采取多种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六号”调查船在可燃冰勘探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 2025-06-21 12:59:56]
    作为我国深海资源勘探的核心平台,“海洋六号”凭借先进技术装备与综合科考能力

    为何说南海九道线区域的可燃冰资源“无国际争议”? [ 2025-05-09 10:30:23]
    南海九段线是中国长期历史实践形成的法定疆界

    国际社会在可燃冰研究领域有哪些合作案例?日本、加拿大等国取得了哪些进展? [ 2025-04-18 17:03:59]
    国际社会对可燃冰研究颇为重视,开展了诸多合作项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