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盖沃(亚盖洛)领导的波兰-立陶宛联盟与条顿骑士团在中世纪展开了持续百年的军事与政治博弈,深刻影响了波罗的海地区格局。
重要事件梳理
时间 | 事件名称 | 关键内容 |
---|---|---|
1385年 | 克雷沃联合 | 立陶宛大公雅盖沃与波兰女王雅德维加联姻,波兰-立陶宛联盟形成,共同对抗条顿骑士团。 |
1409-1411年 | 波兰-立陶宛-条顿战争 | 骑士团以支持立陶宛异教徒叛乱为借口发动战争,最终以格伦瓦尔德战役为转折点。 |
1410年7月15日 | 格伦瓦尔德战役(坦能堡战役) | 波兰-立陶宛联军以少胜多,歼灭骑士团主力,骑士团大团长乌尔里希·冯·容金根阵亡。 |
1411年 | 第一次托伦和约 | 骑士团支付巨额赔款并归还部分领土,但未彻底瓦解其军事力量。 |
1454-1466年 | 十三年战争 | 普鲁士城市与波兰联合反抗骑士团统治,最终通过第二次托伦和约结束骑士团对西普鲁士控制。 |
事件细节解析
-
克雷沃联合(1385年)
雅盖沃通过接受基督教并与波兰王室联姻,将立陶宛纳入欧洲基督教国家体系,削弱了条顿骑士团以“传教”为名的扩张合法性。 -
格伦瓦尔德战役(1410年)
战役中联军采用灵活战术:立陶宛轻骑兵佯装溃退诱敌深入,波兰重骑兵趁机侧翼包抄,全歼骑士团精锐。此战打破了骑士团“不可战胜”的神话。 -
十三年战争(1454-1466年)
普鲁士市民与贵族因经济压榨发起反抗,波兰借机介入。最终《第二次托伦和约》使西普鲁士成为波兰王室领地,东普鲁士保留为骑士团附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