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歌部分在编曲中究竟怎样通过和声编排强化记忆点呢?
运用独特和声进行
采用不常见但和谐的和声进行,能打破常规听觉体验,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常规大调歌曲副歌中,突然插入具有小调色彩的和声进行,如从C大调转到a小调的二级和弦Dm7-G,形成色彩对比,让副歌更具记忆点。
增加和声紧张度与解决感
适当在副歌和声中制造紧张感,然后再解决到稳定和弦。比如使用属七和弦(如G7)到主和弦(C)的进行,属七和弦的不稳定性会引发听众对解决的期待,当听到主和弦时,会有放松和满足感,这种紧张-解决的过程强化了记忆。
突出和声色彩变化
利用不同的和弦色彩来增强副歌的表现力。如使用增三和弦增加明亮、尖锐的色彩,或用减七和弦营造神秘、紧张的氛围。在流行歌曲副歌中适时加入增三和弦,会使旋律更有冲击力,让听众更容易记住。
和声节奏变化
改变和声节奏可以打破单调感。在副歌前半部分采用较慢的和声节奏,而后半部分加快节奏,形成节奏上的对比。这种节奏变化会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强化副歌在他们脑海中的印象。
强化方式 | 具体说明 | 示例 |
---|---|---|
独特和声进行 | 采用不常见但和谐的和声进行打破常规 | C大调转a小调二级和弦Dm7-G |
紧张度与解决感 | 制造紧张感后解决到稳定和弦 | G7到C |
和声色彩变化 | 利用不同和弦色彩增强表现力 | 增三和弦、减七和弦 |
和声节奏变化 | 改变和声节奏形成对比 | 前慢后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