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天津气象局在海河流域气象科技协同创新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天津气象局在海河流域气象科技协同创新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葱花拌饭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22 04:34:43

问题描述

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区域防灾能力?近年来,天津气象局围绕海河流域防灾减灾需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区域防灾能力?

近年来,天津气象局围绕海河流域防灾减灾需求,联合流域内多个省市及科研机构,构建了多维度的气象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以下是具体措施及成效:

措施类别具体内容应用场景/成效
数据共享平台建立流域气象大数据中心,整合京津冀、山西等7省(市)实时监测数据。实现跨区域洪水预警提前量提升至72小时,2023年成功应对海河流域两次超警戒水位洪水。
智能预报技术部署高分辨率智能网格预报系统,分辨率精细至1公里×1小时。2022年台风“梅花”路径预测误差缩小至50公里,为天津港调度提供精准气象支持。
灾害联防机制与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共建“流域气象-水文耦合模型”,实现洪水风险动态评估。2021年河南暴雨期间,提前48小时预判卫河分洪风险,保障下游20万居民安全转移。
生态监测网络在白洋淀、北大港湿地布设生态气象观测站,监测湿地蒸发蒸腾量及生物多样性。2023年为雄安新区生态补水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湿地面积恢复至2018年同期的150%。
人才培养计划与南开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开设“流域气象研究生工作站”。3年内培养专业人才87名,主导完成《海河流域暴雨强度公式修订》等4项行业标准。

创新亮点

  1. 技术融合:将卫星遥感与地面雷达数据结合,研发出国内首个流域级“暴雨致灾阈值智能识别系统”。
  2. 公众服务:推出“海河气象通”APP,提供个性化防灾指引(如:骑行者遇雷暴自动推送避雨点)。
  3. 国际交流:2023年承办“一带一路”流域气象研讨会,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气象中心共享低温灾害预警模型。

典型案例
在2023年海河流域春汛期间,通过“气象-农业”协同平台,提前7天预判冬小麦抽穗期霜冻风险,指导天津、沧州两地农民完成320万亩麦田防霜措施,减损超5亿元。

(注:数据来源于天津气象局2023年度工作报告及公开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