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师是怎样从四野部队一步步转型为海军航空兵的呢?
四野时期的138师
138师最早隶属于第四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四野部队是一支战功赫赫的劲旅,参与了众多关键战役,如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138师作为四野的一部分,在这些战役中表现英勇,具备了出色的陆地作战能力和战斗素养。其作战风格以勇猛顽强著称,擅长在复杂的陆地环境中执行各类战斗任务,包括攻坚、防御、长途奔袭等。
转型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形势和国防需求发生了变化。随着海洋权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强海军力量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这一战略转变,部分陆军部队开始向海军相关兵种转型,138师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被选中进行从陆地到海洋的作战职能转变。
转型过程
- 人员培训:选派大量官兵到专业的海军院校和训练机构进行学习。这些官兵不仅要学习海军航空兵的专业理论知识,如飞行原理、航空战术、海洋气象等,还要进行实际的飞行技能训练。从最初的理论学习到模拟飞行,再到真机试飞,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
- 装备更新:从使用陆军的枪炮、车辆等装备,转变为操作先进的海军航空兵装备。包括各类先进的战斗机、直升机等飞行器,以及与之配套的导航、通信、武器系统等。同时,还需要建立起适应海军航空兵作战需求的后勤保障体系,确保装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 战术调整:作战战术从陆地作战向海上空中作战转变。海军航空兵的作战环境与陆地有很大不同,需要掌握新的战术技巧,如海上编队飞行、对海攻击、空中反潜等。在训练中,通过模拟实战场景,不断摸索和总结适合海军航空兵的战术战法。
转型后的成果
经过一系列的转型建设,138师成功转变为海军航空兵部队,成为保卫我国海疆的重要力量。在多次海上巡逻、实战演练和军事行动中,展现出了强大的作战能力和专业素养。其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海上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志着138师从一支传统的陆军部队成功转型为现代化的海军航空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