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形式与特点对比
形式类别 | 实施阶段 | 特点描述 |
---|---|---|
加工订货 | 初级改造阶段(1953年前) | 国家提供原料、规定规格,私营企业按合同生产,产品由国家统一收购。 |
统购包销 | 初级改造阶段 | 国家控制商品流通,私营企业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限制市场自由交易。 |
经销代销 | 初级改造阶段 | 私营商业转为国营机构代销商品,利润按协议分配,减少中间环节垄断。 |
公私合营 | 高级改造阶段(1954年后) | 国家通过注资、派干部参与管理,企业利润按“四马分肥”分配(国家、企业、职工、资本家共同分成)。 |
全行业合营 | 后期整合阶段(1956年) | 将同一行业私营企业整体合并为公私合营单位,逐步转为全民所有制。 |
关键阶段说明
- 初级国家资本主义: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方式,将私营生产纳入国家计划,削弱资本控制权。
- 高级国家资本主义:以公私合营为核心,国家掌握企业决策权,资本家保留部分利润但丧失经营权。
- 全面国有化过渡:全行业合营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收归国有,资本家领取定息直至改造完成。
这一过程通过渐进控制生产、流通和分配环节,最终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