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伊本·沙特率精兵奇袭利雅得,以极小代价夺回故土,为沙特阿拉伯的诞生奠定基石。
背景与目标
19世纪末,阿拉伯半岛由多个部落割据,伊本·沙特征战前,其家族因拉希德家族的崛起失去对利雅得的控制。他流亡科威特期间,集结支持者,计划夺回故都。
关键因素 | 描述 |
---|---|
政治格局 | 拉希德家族占据利雅得,势力扩张至内志地区 |
伊本·沙特目标 | 重建家族统治,统一阿拉伯半岛中部 |
外部支持 | 科威特酋长提供武器和庇护 |
突袭行动细节
-
兵力与路线
伊本·沙特仅率60名忠诚战士,穿越沙漠隐蔽接近利雅得,避免与拉希德主力正面冲突。 -
战术设计
- 夜间渗透:利用夜色掩护攀爬城墙,突袭守军。
- 擒贼擒王:目标直指拉希德任命的总督阿吉兰,将其击杀于宫殿内。
- 心理威慑:展示阿吉兰首级,迫使守军投降。
-
结果
行动仅耗时数小时,伊本·沙特以零伤亡夺回利雅得,迅速获得当地部落效忠。
后续巩固与扩张
- 建立根据地
以利雅得为政治中心,推行“宗教+军事”双重策略:- 瓦哈比派联盟:联合宗教势力强化统治合法性。
- 伊赫万运动:组建贝都因武装力量,推动部落军事化。
- 逐步统一
- 1904-1912年:击败拉希德家族,控制内志地区。
- 1925年:攻克汉志王国,兼并麦加与麦地那。
- 1932年:宣布成立沙特阿拉伯王国。
历史意义
突袭利雅得被视为现代沙特国家的“建国原点”,其成功依赖精准的情报、部落联盟的灵活运用,以及对阿拉伯传统战争规则的革新。这一事件不仅重塑半岛权力结构,更成为中东近代史上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