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今日 > 今日新鲜事 > NASA在极端微生物中发现生命第七元素剧毒砷改写生物化学定律

NASA在极端微生物中发现生命第七元素剧毒砷改写生物化学定律

时间: 2025-09-11 01:28:45 阅读:329


美国宇航局在加利福尼亚州莫诺湖发现一种能以剧毒砷元素替代磷构成DNA的极端微生物,这一发现重新定义了生命的基本构成。

实验室中的“外星细菌”

2010年12月3日,NASA天体生物学家费利萨·沃尔夫-西蒙团队公布了一项颠覆性发现:在加利福尼亚州莫诺湖的高盐、高砷环境中,一种名为GFAJ-1的细菌不仅能在剧毒砷环境中存活,还能将砷元素整合进DNA分子,替代传统生命必需的磷元素。

莫诺湖的湖水盐度是海水的3倍,砷浓度高达地球其他水域的2000倍。研究团队从湖底沉积物中分离出微生物样本,并在实验室中逐步提高培养基的砷浓度,最终筛选出完全依赖砷生长的菌株。当磷元素被彻底移除后,GFAJ-1的细胞体积增大60%,砷原子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实验被证实嵌入DNA链。

砷替代磷:从化学毒物到生命基石

传统生物学认为,磷是生命六要素(碳、氢、氧、氮、硫、磷)中不可替代的成分。磷参与DNA骨架构建、能量载体ATP合成及细胞膜形成,而砷因化学性质不稳定且具有强毒性,长期被视为生命禁区。

GFAJ-1的发现打破了这一认知。砷与磷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属第15族,化学性质相似,但砷的分子量更大、化学键更易断裂。实验显示,GFAJ-1通过特殊的代谢机制将砷稳定在生物分子中,其DNA在砷环境中仍能保持复制功能。

传统生命元素砷基生命适应性
磷(DNA骨架、能量代谢)砷替代磷构建DNA
依赖温和环境耐受极端高砷、高盐
地球普遍存在莫诺湖等极端环境特有

地外生命搜寻的范式变革

NASA将此次发现称为“生命之树的新分支”。过去,科学家以地球生命模式为蓝本,在火星、土卫六等星球上寻找磷、液态水等特征。而GFAJ-1的存在证明,生命可能以完全不同的元素组合形式存在。

例如,土卫六表面温度低至-179℃,磷基生命难以存活,但砷的化学活性在低温下可能更稳定。这一发现促使NASA调整探测策略,将含砷或其他替代元素的星球纳入潜在生命栖息地清单。

争议与验证:科学界的双重反应

GFAJ-1的成果引发激烈讨论。部分学者质疑实验设计:培养基中可能残留微量磷元素,而砷仅作为辅助而非完全替代。2012年,《科学》杂志两篇独立研究称,GFAJ-1在无磷环境中无法长期存活,砷仅被吸收而非整合进DNA。

对此,西蒙团队回应称,后续研究需验证砷在生物分子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尽管存在争议,GFAJ-1仍被公认为“极端微生物研究的关键案例”,推动了对生命极限的重新评估。

从理论到应用:砷基生命的潜在价值

GFAJ-1的发现不仅拓展了生命科学理论,还为环境治理与生物技术提供新思路:

  1. 污染修复:利用砷代谢微生物处理工业砷污染水体;
  2. 生物燃料:开发耐毒性更强的工程菌以提高生产效率;
  3. 医学研究:解析砷耐受机制以攻克重金属中毒难题。

NASA计划将类似GFAJ-1的极端微生物模型应用于下一代太空探测仪器设计,以提升地外生命信号的识别灵敏度。

相关文章更多

    苏联3500公里输水工程:冷战背景下的中亚生命线 [ 2025-09-02 06:30:01]
    1962年11月,苏联启动建设伊什姆斯克和布拉耶夫斯克输水管道,总长3500公里,

    中国90后创作女歌手本兮逝世22岁生命定格平安夜 [ 2025-08-30 18:30:01]
    2016年12月24日,创作型女歌手本兮(本名马晓晨)因故离世,年仅22岁。其工作室

    《大鱼海棠》歌词中的意象运用如何体现对生命与自由的哲思? [ 2025-08-17 18:27:49]
    《大鱼海棠》歌词中的意象运用如何体现对生命与自由的哲思?这些歌词

    德乾旺姆如何通过《漂泊的心》等专辑延续西藏民歌的艺术生命力? [ 2025-08-17 14:47:49]
    我将从德乾旺姆对西藏民歌元素的保留与创新、专

    陈树强因期货交易亏损选择极端方式结束生命的事件细节有哪些? [ 2025-08-12 16:25:08]
    陈树强因期货交易亏损选择极端方式结束生命的事件细节有哪些?这一事件是

    冰枫作为名字的寓意中,如何体现冰清玉洁与枫叶生命力的结合? [ 2025-08-08 18:40:35]
    冰枫作为名字的寓意中,如何体现冰清玉洁与枫叶生命力的结合?这样的名字将两种看似不同的意象融合,

    现代科技如何借鉴“不老神”概念探索生命延长技术? [ 2025-08-08 18:00:06]
    现代科技对“活力保持”的技术转化“不老神”追求的“活力常驻”,在现代科技中正在通过具体技术落地:-细

    当「坚持」成为消耗生命的执念,是否该用「不如放手」的勇气开启新的可能? [ 2025-08-08 16:55:57]
    我将从分析坚持变执念的表现入手,探讨放手的意义,再给出判断与行动

    《被生命所厌恶》歌词中反复强调“我们被生命厌恶着”,这种自我否定的表达如何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困境? [ 2025-08-07 14:39:31]
    《被生命所厌恶》歌词中反复强调“我们被生命厌恶着”,这种自我否定的表达如何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

    歌曲《被生命所厌恶》的创作动机与神崎伊织的个人经历有何关联?为何她选择用“生命拟人化”的方式传递痛苦? [ 2025-08-07 12:08:04]
    歌曲《被生命所厌恶》的创作动机与神崎伊织的个人经历有何关联?为何她选择用“生命拟人化”的方式传递痛

    在文学作品中,“奔腾的骏马”常被赋予哪些象征意义?它如何体现生命动力与永恒运动的哲学思考? [ 2025-08-07 11:36:48]
    我将从文学作品中奔腾骏马的象征意义入手,分析其体现的生命动力与永恒运动的哲学

    宝生永梦的童年经历如何塑造了他对“游戏”与“生命”的认知? [ 2025-08-05 00:37:27]
    宝生永梦的童年经历如何塑造了他对“游戏”与“生命”的认知?这些童年印记为何会成为他认知世界的独特

    现代科技发展背景下,“rebirth”能否被重新定义为数字生命的延续形式? [ 2025-08-03 23:36:15]
    现代科技发展背景下,“rebirth”能否被重新定义为

    NHP量表在评估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时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 2025-08-02 12:10:43]
    我将从NHP量表的优势和不足两方面来回答,优势从评估维度、操作等方面阐述,不足则考虑针对性、文化适

    莫扎特遗作《安魂曲》作为“最后一曲”,其未完成的创作背景如何体现艺术与生命的矛盾? [ 2025-07-31 20:49:23]
    莫扎特遗作《安魂曲》作为“最后一曲”,其未完成的创作背景

    影片《子猫物语》如何通过自然场景与动物行为隐喻生命成长的主题? [ 2025-07-31 18:47:55]
    影片《子猫物语》如何通过自然场景与动物行

    生命路歌谱的简谱标注中是否包含特殊符号或演唱提示? [ 2025-07-30 12:47:42]
    是否在简谱中隐藏了只有行家才懂的演唱密码?简谱作为音乐记录的基础工具

    为何《我多想唱》既被收录在谷建芬作品专辑中,又被多次改编为二胡谱和伴奏版本,其音乐生命力的延续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 2025-07-30 11:50:04]
    ——一首歌如何跨越时代与乐器的边界?为何《我多想唱》能被反复改编与传承?这首

    GICv3的中断生命周期包含哪些状态,如何在不同组件间转换?如何确保状态转换的实时性? [ 2025-07-30 11:49:51]
    GICv3(GenericInterruptControllervers

    文君竹的雕塑作品如何通过竹子材料传递生命力的象征意义? [ 2025-07-30 11:49:47]
    文君竹的雕塑作品究竟是怎样巧妙运用竹子这一独特材料,来让观赏者真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