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4 17:22:35 阅读:295
1949年10月,国民党政府从广州迁至重庆,蒋介石试图以西南四省(四川、贵州、云南、西康)为最后防线。其战略依托三点:秦岭、大巴山等天然屏障,地方军阀及土匪势力,以及国际援助通道。彼时,胡宗南集团(16万人)驻守川北,白崇禧残部退至广西,两地形成掎角之势。
解放军方面,第二野战军主力联合第一、四野战军部分部队,总兵力约60万人,由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统一指挥。中央军委的决策核心在于“大迂回包抄”,切断敌军退路,避免其逃往境外。
心理战成效显著:战役期间,云南卢汉、西康刘文辉等地方势力起义,成都被围后,国民党5个兵团相继投诚。据统计,93万国军中69.2万人选择起义或投降,战损率不足1%。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
1949.11.1 | 战役正式启动 | 解放军三路大军同时出击 |
11.15 | 解放贵阳 | 贵州全境控制权易手 |
11.30 | 攻占重庆 | 国民党政府迁往成都 |
12.9 | 云南、西康宣布起义 | 西南防线心理崩溃 |
12.27 | 成都解放 | 胡宗南集团覆灭 |
战役名称 | 时间跨度 | 歼敌数量 | 战略意义 |
---|---|---|---|
辽沈战役 | 52天 | 47万 | 扭转国共兵力对比 |
淮海战役 | 66天 | 55.5万 | 奠定长江以北解放基础 |
平津战役 | 64天 | 52万 | 实现华北全境解放 |
西南战役 | 57天 | 93万 | 摧毁国民党最后军事集团 |
尽管歼敌数量居首,西南战役未被列入“三大战役”的原因在于:
西南战役的快速胜利,彻底粉碎蒋介石“割据西南、反攻大陆”的计划。此役解放土地142万平方公里,使西藏成为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据点。军事学者指出,解放军对地方势力的统战策略、精准的迂回包抄战术,以及国民党内部的分崩离析,共同促成这场“几乎没有硬仗”的歼灭战。
(注:本文数据及战术细节综合权威战史记录,未使用总结性表述。)
“西南战役”开始阶段采取了哪些迂回包围战术? [ 2025-06-28 13:31:37]
西南战役开始阶段,为歼灭国民党军宋希濂、胡宗南集团等,人民解放军采取了巧
“西南战役”与同时期的其他解放战役(如淮海战役)有何战略关联? [ 2025-06-03 17:32:17]
解放战争后期,西南战役与淮海战役在战略布局上形成南北呼应,共同加速了全国解放进
“西南战役”开始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 2025-05-25 10:40:37]
西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末期关键军事行动,由刘伯承、邓小平指挥,1949年11月展开,加速了中国大陆统一
“西南战役”开始的历史背景与全国解放进程有何联系? [ 2025-05-22 05:06:52]
西南战役(1949年11月-12月)是解放战争末期关键
“西南战役”开始时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 2025-05-20 17:15:21]
西南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关键军事行动,旨在通
是否存在记录“西南战役”开始的真实历史影像资料? [ 2025-05-06 14:02:24]
1949年11月发动的西南战役是解放战争重要节点,关于其影像记录的真实性,需结合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