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2 23:16:58 阅读:173
1935年秋,湘鄂川黔苏区面临空前危机。国民党调集140个团构筑碉堡封锁线,采取"铁桶围困"战术,企图将红二、六军团困死在桑植、永顺一带。根据地面积已从鼎盛时期的20余县缩减至不足200平方公里。
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在桑植刘家坪召开紧急会议。贺龙提出:"与其坐等被围,不如跳出外线作战!"最终决定:主力向黔东转移,留红十八师佯装主力牵制敌军。这一决策既保存了革命火种,又为后续战术机动留下空间。
1935年11月19日夜,红军分两路从刘家坪、轿子垭出发。首战即面临天险挑战:
时间 | 地点 | 关键行动 | 战术特点 |
---|---|---|---|
11月20日 | 澧水北岸 | 红六军团强渡张家湾 | 夜袭突破碉堡群 |
11月21日 | 沅江渡口 | 奔袭150里夺取洞庭溪 | 化装奇袭智取渡口 |
11月22日 | 大宴溪 | 红二军团突破沅江封锁 | 分兵合击破敌防线 |
11月23-28日 | 湘中地区 | 占领溆浦、辰溪等七县 | 运动战扩大战略纵深 |
急行军中,先锋部队四十九团两天两夜未眠,团长王烈在澧水战役中牺牲。战士们用竹筏、绳索搭建临时浮桥,在炮火中前赴后继,硬是在钢铁防线上撕开缺口。
1936年2月进入云贵高原后,红军遭遇最艰难考验。面对顾祝同亲自指挥的五个纵队围剿,贺龙创造性地采用"盘旋打转子"战术:
毛泽东后来评价:"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都转晕了头,硬是转出来了!"
长征队伍中有个特殊成员——出生仅18天的贺捷生。总指挥贺龙将女儿裹在怀中行军,在乌蒙山遭遇战中被甩落草丛。发现孩子失踪后,萧克带骑兵折返搜寻两小时,最终在茅草堆里找回满脸血痕的婴儿。
这样的生命守护贯穿全程。当部队途经七星关时,3000多名青年加入红军,炊事班老班长用最后半袋炒面救活五个小战士,自己却饿死在炊灶旁。
特别在湘中休整期间,通过"廉价售盐"获得20万银元军费,用缴获的棉布为每个战士缝制两套新装。这种"以战养战"的策略,使部队在1936年10月会师时将台堡时,仍保持着完整建制。
作为最后出发的长征主力,这支部队创造了三项纪录:
当1936年7月改编为红二方面军时,其装备水平已超过出发时:每连配备三挺轻机枪,侦察兵全部装备德造驳壳枪。这支从湘西大山走出的铁军,用实力印证了贺龙的誓言:"我们要打的不是败退,是向着新中国的进攻!"
红二方面军结束长征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 2025-07-09 14:36:24]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主力部队抵达甘肃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胜
东方红二胡曲谱的指法及演奏技巧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 2025-05-31 12:17:01]
在演奏《东方红》这首二胡曲时,指法和演奏技巧确实有不少需要注意之处,以下详细说明。指
东方红二胡曲谱在不同调式(如G调、D调)中的转换方法是什么? [ 2025-05-25 22:54:38]
如何通过音高调整实现不同调式的无缝衔接?二
红二十四师在谢坊伏击战中取得了哪些战果?后续为何陷入困境? [ 2025-05-18 18:13:51]
1934年冬,红二十四师在江西瑞金谢坊设伏,成功重创国军第三师先头部队,但后期因敌军增援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