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北京今日 重庆今日 天津今日 上海今日 深圳今日 广州今日 东莞今日 武汉今日 成都今日 澳门今日 乌鲁木齐今日 呼和浩特今日 贵阳今日 昆明今日 长春今日 哈尔滨今日 沈阳今日 西宁今日 兰州今日 西安今日 太原今日 青岛今日 合肥今日 南昌今日 长沙今日 开封今日 洛阳今日 郑州今日 保定今日 石家庄今日 温州今日 宁波今日 杭州今日 无锡今日 苏州今日 南京今日 南宁今日 佛山今日 中文/English
首页 > 传统节日 > 民族节日的德育功能(传统节日的德育价值研究现状)

民族节日的德育功能(传统节日的德育价值研究现状)

时间: 2025-11-27 00:57:01 阅读:36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民族节日的德育功能,以及传统节日的德育价值研究现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民族节日的德育功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节日的德育价值研究现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 春节的道德教育元素?

1、春节的道德教育元素?

一、春节引导青少年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观

和谐是天地、四时、万物各守其正而又彼此和睦共处的理想状态。中国素来贵和,将和谐视为“天下之达道”,认为“德莫大于和”,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对和的追求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普遍理想,这种理想在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社会里尤显珍贵。春节期间,人们通过多种习俗活动来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他人相和谐、人的自我身心相和谐的理想状态。

祭祀神灵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习俗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灵往往福佑众生,是生命、财富、家庭幸福的守护者,一定程度上也是大自然的象征。人们用虔诚的态度、美味的食品和系统的身体语言,表达对它们的感恩和期望,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调节,是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方式。

拜年是传统社会普遍流行的春节礼仪。在官方,朝廷要举行盛大的朝会,皇帝接受文武百官、地方官员代表乃至各国使者的朝贺,并赐予他们礼物与酒宴,形成一种普天同庆的和谐局面;在民间,不仅要拜祖先,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拜贺,还要给老师、朋友、邻居拜年,甚至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大家也要互相作揖拱手,恭贺新禧。另外,春节期间各地还有一些禁忌,比如不能骂人、不能吵架、不能摔碎东西,等等,也是在用特殊的方式刻意营造和维护着世界的和谐。

春节是时间的驿站、生活的华章,充满了美酒佳肴和各种娱乐活动,也洋溢着人间的善意和温情,它让平时为生计奔忙的脚步暂时停顿下来,让平时为生存焦虑的心灵得到安慰和放松,从而让社会成员身心实现新的平衡,各归其正。

总之,春节的多种活动都蕴含着对和的追求,对于青少年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二、春节引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人生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和生活取向,在青少年的德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春节为人生设置了新的起点,让人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生活积极乐观。

我国传统节日众多,但唯有春节处在年度时间循环的更新点上。春节有一副常用的对联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从物理时间上讲,这双岁、两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却不一样:“五更”前的年为旧年,是过去的时间;“五更”后的年为新年,不仅意味着“一元复始”,还意味着“万象更新”。春节期间,人们纷纷打扫庭院,用“新桃”换掉“旧符”,更新生活环境;人们举行盛大的驱傩仪式,燃放爆竹,贴上令“百鬼畏之”的门神,驱除凶邪;同时,张贴大红的“福”字斗方、各种吉祥画儿以及明显带有吉祥意味的合体字,享用各种带有吉祥寓意的节令食品,祈吉纳福;又清洗自己的身体,纯洁自己的心灵,并换上全新的衣服……人们将烦恼与一切不如意都丢给过去,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满怀春天的希望,让一切从头再来。

三、春节引导青少年养成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良好的家风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青少年家庭美德的养成不仅关乎家庭的幸福,而且深系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提升。春节的诸多习俗都体现了尊老爱幼、敦亲睦邻的美德,并为青少年养成这一美德提供了场合与机会。

以拜年为例。自古至今,拜年都特别讲究拜的对象和拜的秩序,拜的对象通常超出血缘关系,拜的秩序强调晚辈给长辈行礼。汉代崔寔《四民月令》一书中提到,当时拜年的情形是家人依次列坐在先祖之前,先由子孙辈给长辈敬酒祝寿,所谓“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然后再“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友、亲、乡党耆老”。耆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可见早在汉代,拜年的对象就不仅包括自己的家人,也包括老师、宗族兄弟、亲戚、朋友,包括邻里以及乡里的老人。到清代,仍然如此,比如,顾禄《清嘉录》记载苏州一带拜年,“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直到今天,这种传统还在传承,甚至在山东、河北的一些地方,晚辈还沿袭着用磕头的方式给家里长辈和村里长辈拜年的做法,充分显示了尊老、敦亲、睦邻的美德。

春节期间不仅有尊老的习俗,也有爱幼的做法。比如,平时饮酒多从尊长者开始,但新年饮酒不同,至少从汉代开始,我国就已形成新年饮酒从年龄最小者开始的规矩。按《荆楚岁时记》的说法,“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

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因为对于年纪小的人来说,过年意味着长大了一岁,所以要先喝酒以示庆贺。此外,“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新年的酒格外具有祈吉驱邪的作用,让年龄小者先饮是典型的爱幼礼仪。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道德教育元素,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nbsp;尊重长辈:春节期间,人们会拜访长辈,表达敬意和祝福,这是尊重长辈的表现。

2.nbsp;团结合作:春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人们会一起吃年夜饭、守岁等,这有助于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3.nbsp;勤劳致富:春节前,人们会进行大扫除、置办年货等活动,这是勤劳致富的表现。

4.nbsp;诚实守信: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互赠礼物、红包等,这需要诚实守信,不欺骗、不偷盗。

5.nbsp;礼貌待人: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这需要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

6.nbsp;环保意识: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放烟花、鞭炮等,但也需要注意环保,不乱扔垃圾、不污染环境。

总之,春节是一个传统的文化节日,其中包含了许多道德教育元素,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族节日的德育功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族节日的德育功能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